豬副傷寒(Salmonellosissuum)
豬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仔豬的一種傳染病。急性者為敗血病,慢性者為壞死性腸炎,有時發(fā)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。多發(fā)生于2-4月齡小豬,6月齡以上豬只很少發(fā)生。一般消毒藥能迅速殺死豬副傷寒桿菌。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(fā)生。健康豬常有帶菌現(xiàn)象,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。本病傳染主要是通過消化道,幼豬吃食被病原體污染的飼料、飲水后引起發(fā)病。不合理的飼養(yǎng)管理和豬舍潮濕、陰暗及過早斷乳等,都能降低幼豬的抵抗力,促進本病流行。本病常和豬瘟混合感染。診斷要點:
(1)(癥狀) 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,可從3天至1個月左右。根據(jù)臨床經(jīng)過可分力急性型和慢性型兩種,一般以慢性型較多。①急性型:來勢迅猛,很象豬瘟癥狀。開始時體溫上升至41-42℃,停食,不愿行動,精神沉郁,腹部卷縮,拱背、腹瀉,糞便很臭。2-3日后,體溫稍下降,肛門、尾、后腿等部污染混合血液的粘稠糞便。有時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難。由于心臟衰弱,皮膚(特別是耳尖、四肢.胸腹等處)變成暗紅色。
②慢性型:病初:由減食到不食,腹瀉常有周期性,糞便呈淡黃色、黃褐色、淡綠色不,等,有惡臭。腹瀉日久,病豬大便失禁,糞便內(nèi)混有血液和假膜。開始1-3日有高熱爭以后呈弛張熱,有些病例體溫不高。皮膚特別是胸腹部常有濕疹狀丘疹,被毛蓬亂、粗糙、失去光澤。精神衰竭,皮膚暗紫色,特別以耳尖、耳根、四肢比較明顯。腰背拱起,后腿軟弱無力,叫聲嘶埡。強迫其行走時,則行走蹣跚。病的末期,往往極度衰弱死亡,病程可延長到2-3周左右。死亡率為25%一75%。
(剖檢) 急性的大腸粘,膜腫脹發(fā)紅,有出血點,腸淋巴結腫大,脾也腫大。在肝、脾、腎等臟器的實質(zhì)內(nèi)有粟粒大壞死灶。慢性的大腸粘膜增厚,有淺平潰瘍和壞死。腸道表面附著灰白色或暗褐色假膜,形如糠麩。腸系膜淋巴結增大,肝、脾、腎及肺均有壞死灶。
(2)防制措施,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,消除發(fā)病原因;常發(fā)本病的豬群可考慮拄射副傷寒菌苗;采用添加土霉素飼料添加劑,可以促進豬的生長發(fā)育,并對預防豬副傷寒等消化道傳染病亦有明顯效果。當發(fā)現(xiàn)本病時,應立即隔離消毒:病死豬應執(zhí)行無害處理,以防病菌散播和人的食物中毒。治療病豬應在隔離消毒的基礎上及早進行:
①土霉素、氯霉素,日劑量30~50毫克/公斤,視病情而定。肌注每日1次,口服則分2次。連續(xù)應用至體溫下降;精神食欲好轉(一般3-5日)時,劑量減半,繼續(xù)用藥4-7日。
②呋喃唑酮(痢特靈)口服20-40毫克/公斤,每日2次。使用3-5日后,劑量減半,繼續(xù)服3-5日;③磺胺雙甲基嘧啶(SM2)有一定療效。日量0.2克松斤,分2次口服,連用7-10日。